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资讯 > > 正文

世界要闻:江苏启东:给百姓“水清岸绿”,护乡村振兴“一路风景”

2023-04-25 14:03:24 来源:启东融媒 分享到:

入春时节,漫步于南通市启东“生态河道”示范村——东海镇武东村,河流穿村而过,碧水潺潺,绿树成行,偶有鱼翔浅底,“河畅、水清、岸绿、景美”的秀丽风光映入眼帘。


【资料图】

不留死角,自行车巡查“蹬蹬上线”

今年,启东东海镇武东村组建了“武东行”自行车河道巡查队,共聘请10名自行车巡查队员,张兵便是自行车巡查队长。武东村生态环境的可喜变化,离不开张队长在河道管理上花费的“大力气”。每天上午和下午,张队长会组织好全体队员集中行动,用滚滚车轮行遍河道的每一处。

张队长坦言,在开展巡查工作之初,仍有少数村民不听劝阻,河道管护工作困难重重。但张队长他们用耐心和恒心,并借助村委会的宣传力量,使得村民的河道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得到提高。队员们都说,巡查虽然辛苦,但是能够保护好自己身边的河道,让他们很有成就感。

与此同时,一支由8名村干部组成的村级河道巡查队成立,划定管理区域,每天针对各自片区进行河道巡查,查看是否有偷排、乱扔垃圾、河边饲养家禽等现象,发现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及时与保洁队伍沟通处理。村干部施天荣表示,要结合网格化管理,把这项工作认真干好,让更多的人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,让农村河道也能水更清、岸更绿、景更美。

水清鱼跃,“以渔养河”净水又富民

穿梭在村头巷尾。阳光洒在河面上,像撒满了无数个金片,河水清澈见底,成群的鱼虾影影绰绰。说起这几年水环境的改善,今年76岁的村民范兴忠深有感触。以前村民的环保意识淡薄,为图方便,柴草、农药瓶、垃圾等都被丢弃到沟河边,沟河里的水花生越长越多。

去年年初,全村进行小型水利建设,沟河清理疏浚后,河面宽了,河道清了,河水活了,全部发包给村民。有着多年养殖经验的范兴忠满心欢喜,他一举承包了武东南横河,草鱼、鳊鱼、鲫鱼、青乌鱼,各个种类的鱼苗都放养下去,就等着年底有个好收成。

“大家平时都自觉管好承包的沟河,环境好了,鱼也肯长了,一举多得!”“以渔养河”模式提高了村民的管护积极性,村里的水环境自然是水清鱼跃人欢畅了。与此同时,村里的常态化河道保洁队每天到岗到位,及时打捞河道水花生、水草、垃圾等,还打击了电瓶偷鱼现象,保障了村民的利益。

精细管理,生态河道淌出“水密码”

在武东北横河边,村民陈女士正在水桥上漂洗衣物。“现在河水清澈见底,米和菜都敢拿到河里洗了。”东海镇武东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,致力打造功能达标、水流畅通、水清岸洁、生态良好、管护到位的农村生态河道,让村民享受到一汪清水带来的幸福。

“2022年底,村里完成了全域范围内的6条生态河道的建设工程,是全镇唯一一个全覆盖村。”武东村“七位一体”负责人沈诗岭介绍,在此基础上,2023年年初,村里成立了新的生态河道管护模式,称之为“2+2+2”模式,即为“2组河道巡查队”“2个时间段”“2种保洁模式”。

“2组河道巡查队”,其中一组是由村委会发出河道管护的呼吁后,村民自发组织了“武东行”自行车河道巡查队,另外一组是由村干部组成的村级河道巡查队。“2种保洁模式”即为常态化的河道保洁队模式和“以渔养河”的保洁模式。“2个时间段”即为上午、下午各一次的河道巡查。自从这种河道管护模式推广以来,全村6条“生态河道”管护成效明显,村民们纷纷自愿参与其中。

武东村河道的“蜕变新生”,是东海镇突出“水核心”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,更是启东打响碧水保卫战、擦亮“三水交汇”名片的生动缩影。春暖花开时节,各村河坡绿植错落有致、人居环境焕然一新,绿树红花掩映下清波荡漾、水清鱼跃,河畅水清、岸绿景美、人水和谐的农村风貌日益可见,乡村振兴“一路好风景”。

(作者:沈诗岭)

[编辑:黄梦倩]

关键词:
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3 华夏超市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37   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